病害症状表现:地上部初期叶片不正常,叶脉附近稍淡,展叶不正,叶尖略微向下。病势发展,叶片萎蔫、发黄乃至脱落。根系受害,开始出现黄褐色或水渍状小斑,逐渐扩展蔓延,形成黑褐色病斑,终致受害部位腐烂。当病部扩大到整个根系或病菌蔓延到所有根部的输导组织,则根皮腐烂,心部软腐,**后只残存根皮及其纤维状物。此时地上部症状明显,枯萎死亡。
以三七根腐病为例,三七根腐病以土壤带菌传播为主。根腐病的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,4月下旬开始发病,多发生在6--8月的雨季。当温湿度适合时病菌就可侵入发病,多数病菌的侵入适宜温度为20--23℃,在此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可达到95%,且透光率大于30%时,可能引起中药材根腐病的大发生。降水多,空气是多大的年份发病较重,应注意防治。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。
农业措施
1、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清理田间杂物,保持田间清洁卫生,移栽时选用健壮抗病的植株。雨季注意排水,降低田间土壤湿度。正确调整关照,发现病株及时拔除,病穴用石灰消毒,以防蔓延。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。因为是根部病害采用土壤消毒,减少土壤病原数量是防治三七根腐病的有效途径。
2、结合整地用杂草进行烧土。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,增施磷钾肥,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,增强抗病能力,提前进行种子消毒。冬季彻底情园,将枯枝病叶烧毁,合理降低密度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.
药剂防治。在发病前或初期青枯立克+大蒜油喷雾加灌根。中草药制剂以医养结合,防治并举的方法,致力于作物病害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