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
大姜配方施肥方案
1.耕翻地施底肥:地力旺EM菌剂40公斤,碳素**肥800公斤。
2.沟底撒肥:哥巴德生态肥50公斤,黄腐殖酸钾20公斤。
3.下种后盖膜前:冲地力旺EM菌液4公斤。
4.出3个芽(马叉期):冲水溶肥3公斤。
5.6月初撤膜前:冲地力旺EM菌液4公斤。
6.6月中旬撤膜后:撒哥巴德生态肥50公斤,地力旺EM菌剂20公斤(随后
盖土浇水)。
7.7月份分两次冲黄腐殖酸钾10公斤。
8.8月份培沟前:冲地力旺EM菌液4公斤。
9.8月中旬培沟撒施:哥巴德生态肥50公斤,黄腐殖酸钾20公斤。
10.9月份培完沟以后:冲地力旺EM菌液4公斤。
11.自六月下旬至九月上旬每隔15天喷一次叶面肥。勾兑比例每20公斤兑对地
力旺EM菌液100毫升配液肥40毫升,发现黄叶、花叶,EM菌要加
倍使用。
一、发病症状
生姜姜瘟病发病初期,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,逐渐扩大,叶片发黄,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,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。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,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,叶片发黑脱落,呈枯萎状,湿度大时扒开土壤,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棉絮状物,严重时开始死株,危害较大。
二、传播途径
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病姜及病残体上越冬,或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在土壤内越冬,条件适宜即可发病。一般5月开始发生,收获后带有病菌的种姜仍可继续发病,一直延续到翌年3月播种时。
三、发病条件
高温高湿有利于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,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℃-25℃。生姜属喜光耐旱植物,通风和透光不良的地块易发病。黄泥壤土、黏性重的土壤发病重。宜选用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、土质疏松、富含**质的沙壤土,土壤pH值以6-7为宜,磷、钾肥能有效地促进生姜生长,提高抗病性。病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,重茬连作地块田间菌源量累积,发病较重。
四、防治办法
1.选用无病虫、无霉烂的种姜,防止病虫传播,保证苗全苗壮。播种时,用40%的福星乳油8000倍液浸种,也可每100公斤种子用50%的多菌灵200克对水100公斤,浸泡4-5分钟,晾干后待播。
2.土壤消毒处理。在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,整地时每亩选用70%的托布津、50%的多菌灵、50%的敌克松或福美双1-1.5公斤拌细土30公斤撒施在土中。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进行消毒,可预防土传病害。
3.合理轮作倒茬。与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倒茬,防灾避害。
4.科学用肥,改良土壤。生姜喜欢透气性较好的土壤,每亩可用硫酸钾型免耕肥100公斤和腐熟好的土杂肥2500公斤、硼家家1公斤、锌家家1.5公斤。
5.垄作搭架栽培,改善土壤通气性,促进地下茎生长。按1米宽做垄,垄高20厘米,当苗高30厘米时,按每平方米4根竹竿搭成人字架,促进通风、透光和湿气流动,促进叶片光合作用,防病控害。
6.发病初期用多用途250倍液加**芸苔素灌根或叶喷,也可用40%的福星乳油8000倍液、75%的百菌清1000倍液,在发病部位灌根,每株灌50-100毫升,每10天灌1次,连灌2次即可。
这几年,随着大姜连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,加上田间管理粗放,大姜病害也呈加重趋势,尤其是进入6--7月份,由于高温多雨,*发生大姜茎基腐。近好多种植生姜农户来咨询,发生茎基腐病了怎么办,现在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病害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。
大姜姜瘟病发病初期,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,逐渐扩大,叶片发黄。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,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。由于水分、养分运输受阻,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,叶片发黑脱落,呈枯萎状,湿度大时扒开土壤,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棉絮状物,严重时开始死株,危害较大。
生姜姜瘟病预防方案:
1、喷施定植沟:青枯立克150-300倍+地力旺150-300倍喷定植沟,重点喷种块。
2、揭膜后,主防茎基腐病:喷雾+喷施茎基部:《青枯立克》150-300倍+大蒜油1000-1500倍稀释使用,连用2-3次,间隔7天左右。
3、 膨大期,主防姜瘟病:喷雾+重点区域灌根:青枯立克150-300倍+大蒜油1000-1500倍稀释使用。灌根时以灌透为标准,一般每株约需300ml。
**方案:
病区扩大范围喷雾、重点区域灌根:
使用浓度:用青枯立克90-150倍+大蒜油1000倍+沃丰素600倍 +**硅喷雾、灌根。
灌根区域:已发病区及往年病区、低洼区及下水头,并适当扩大范围。
灌根用量及次数:每株灌药液300ml左右, 3-5天1次,连灌2-3次。
六、注意事项:
1. 《奥力克-青枯立克》与《大蒜油》复配时,须先加水后依次稀释(产品原药不能直接混合)。
2. 与其他药物混配时,应先稀释本产品作为母液,再加入其它产品。
3.死棵病害防治期间禁止浇水,如必须浇水,需在浇水前1天和浇水后2天分别用药一次,发病严重区与健康区域隔离。
4. 大蒜油苗期慎用。
案例介绍:图一为2010年7月份拍摄的大姜种植区姜瘟病发生地块。其症状表现:植株出现大面积死亡,叶子萎焉、发黄,叶边缘卷曲、叶片干枯。拔出枯萎病株,茎基部发生腐烂,子姜根系变黑腐烂,姜块个别部位呈水渍状、黄褐色、挤压有白色浓水流出,有恶臭,这为典型的姜瘟病。目前,正值高温多雨季节,是姜瘟病*蔓延期,如不及时**,将造成巨大损失。
用药方案:根据发病的时期及病害程度,先将发病植株用剪刀离里面5公分剪断,放置袋中,带出地块,然后将姜瘟净500倍液稀释进行重点区域漫灌,3天用药一次,连用2次。
用药区域及原则:已发病区域及周围2米之内的区域。原则:以彻底灌透为目的,即药液应浸润姜块及作物扎根范围。
用药对比图片
图一:2010年7月1日拍摄的姜瘟发病图片
图二:2010年7月11日拍摄的使用《奥力克——姜瘟净》后的效果图
用药效果:通过图二可看出:使用中药杀菌剂——姜瘟净11天后,该发病地块姜瘟病情无蔓延,得到了有效控制;且对人、畜、作物和环境安全,连用使用无抗药性,是防治姜瘟病的可以选择生物制剂。
姜瘟病防治方法解析: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或细菌性青枯病,是生姜生产中常见且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。经公司一年的经验将姜瘟病药剂防治和物理防治总结如下4点: 1.整个生长期的姜瘟病药剂防治详见:《技术服务方案生姜栏》。2. 及时铲除病株。3.用药时重点发病区域以漫灌为主要施药方法,以彻底灌透为目的。 4.病区隔离工作要做好,确保隔离区域不通过雨水,灌溉等交叉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