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计发现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重茬次数有着密切的关系,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,发病率也逐渐增高,主要是因为重茬土壤中的根腐病病原菌含量更高。前茬的病叶未清理干净,通过雨水和灌溉,进行传播蔓延。
红中柱根腐病主要危害草莓根部,在草莓全生育期内均可发生。
表现症状
初期植株表现不明显,后期植株生长点忽然萎蔫,不久呈青枯状,进而整个植株*枯死,此为急性凋萎。
还有一种慢性凋萎现象,病原从根部入侵,此时切开根部,可以看到根部呈明显的红色,与四周白色的根部组织区分明显,然后逐渐扩散至根茎部位,终根部完全变为红褐色、腐烂,地上部的叶片也逐渐变成红褐色或紫褐色,终枯萎腐烂。根腐病会对草莓生产造成毁灭性危害。
发病条件
红中柱根腐病为害。以卵孢子在土壤内越冬,通过土壤、病株、水、肥料和农具等。菌丝生长温度为5~30℃,适温度22℃左右。地温10℃左右,土壤水分多时发病严重,造成毁灭性损失。一般春秋多雨年份易发病,田间地势低洼、排灌不良或大水漫灌、重茬、土壤黏重、施用未腐熟肥料、中耕或害虫等造成根部受伤多,病害严重。
防治方法
1、田间管理。合理轮作,清洁果园,及时清除田间前茬病株和病残体,集中烧毁或土壤热力,深翻土壤,灌足水,但是严禁大水漫灌,雨后及时排水,提高土壤墒情。
2.科学施肥,土壤肥料是草莓正常生长,优质高产之根本,因此肥料应掌握“多施**肥、适量施氮肥、增施磷钾肥、搞好叶面肥”促使草莓健壮生长,同时应配合施入**生物菌肥地力旺配合小檗碱-青枯立克300倍加大蒜油灌根,从而激发草莓自身抗根腐病能力。
3、剂防治,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,定植前:青枯立克15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。
在育苗时用青枯立克150-300倍+地力旺300-500倍+沃丰素600倍灌根1次。
4、高垄地膜栽培,加强田间管理,合理施肥、科学灌水,并在在草莓开花前、幼果期、坐果期使用青枯立克150-300倍+沃丰素600倍+**硅2-4次,间隔7-14天,病害高发期复配大蒜油1000-1500倍或其它化学。提高草莓循环坐果率,促进果实发育,协调营养平衡,防治草莓畸形发生,使草莓丰产优质。
越来越多的农户朋友给我们反馈,自家的草莓都出现了果实不整齐度,小果多的现象,这是什么原因呢,又该怎么解决呢?今天就给大家做析。
草莓结果中后期出现的下果不齐、小果偏多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:
1.连年繁苗种苗导致。
种性退化,结果少、结果小、产量低。
2.种苗偏弱。
生长的前中期病害多、低温冻害多或者挂果量大时间长导致的养分消耗过多,种苗偏弱。各个植株之间情况不一,无法同时膨果转色。
3.施肥、管理不善。
氮多 植株旺长,果实转色差
磷多 提早开花结果引起早衰,抑制其他元素吸收
钾多 植株纤细叶片小长势差且后劲不足,很难出现大果
水多温度高 营长旺呼吸消耗多,供果实发育的营养不足,小果多
4.疏花疏果不及时
过多的花、果共同消耗有限的养分,养分供给分散,无法均匀膨大每个果实。
草莓上的疑难病害有红中柱根腐病、炭疽病、枯萎病等,主要是由于连作引起的土传病害。草莓忌重茬,然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实现轮作以及换地种植,特别是设施种植的,所以定植前整地调土是草莓栽培的重要一环。此外,草莓畸形果、果腐病也是生产上常见的问题,这主要和花果期用不当有关。以下是草莓周年管理过程中各关键阶段的用、用肥的方案,如定植前调土、花果期用等。整体防治思路为活土(调理土壤)、养根(促生根,将根系养好,为生长打基础)、壮棵(增强植株本身的抗病康复逆能力)
1、定植前整地(调理土壤):土壤是生态的需要从各个方面全面的调节,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。
①土壤理化性质的调节:如修复团粒结构和土壤酸碱性的调理。
②土壤养分的补充:如**质的补充,常年种植地只施用氮磷钾大元素复合肥,不注重施加**肥,导致土壤**质匮乏,从而盐渍化、酸化等现象严重,同时还有中微量矿物元素的补充,草莓常有缺素症,如缺钾、缺钙等,其根本原因是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消耗殆尽不加以补充导致的。
③土壤有益微生物的补充: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具有调节土壤团粒结构、平衡土壤酸碱,分解土壤中**物以及拮抗有害菌保护根系等作用,是调理土壤的重要构成,对病害防治以及优质丰产影响巨大。
具体方案如下:
a.用料及用量(亩用量):奥农乐50-100公斤;**肥、复合肥,根据土壤情况酌情使用(一般每亩施**肥3000-4000kg、复合肥50—60kg)
b.使用方法:将奥农乐、**肥、化肥秸秆均匀的撒施于地表,然后深翻(30-40cm)之后旋耕(15-20cm)为做畦或打垄打下基础。
2、定植时蘸根及定植后浇缓苗水
移栽时苗子根部会有大量的伤口,这为病菌提供了侵染途径,之后的炭疽病、枯萎病、根腐病等病害就与此相关,定植时用蘸根及定植后浇定植水,可修复伤口,保护幼苗根系,快速缓苗,提高移栽的成活率。
具体方案:蘸根:移栽时用青枯立克300倍+地力旺300倍蘸根;浇定植水:定植当天应立即灌定植水,按每亩地青枯立克3-5瓶+地力旺3-5瓶冲施或滴灌;或者采用青枯立克150-300倍+地力旺150-300倍灌根。(注:若是秧苗带土定植的在定植后浇定植水即可)
青枯立克是中草制剂具有、修复伤口的作用;地力旺是生物菌剂,可在植物根区*增殖,形成优势菌群,以菌抑菌,**占据生态位点抑制、根结线虫和生理害的发生同时可胁迫植物开启次生代谢,产生各类抗击病虫害的化感物质,并可活化土壤,提高**物利用率等。
6、温度、光照不适宜
草莓适宜冷凉环境,连续阴雨天或光照过强,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发育,开花结果,严重的都会加速草莓早衰!
7、病虫害严重
炭疽病、蛇眼病、病等病害侵染叶片,叶片功能受损影响到光合作用引发早衰 ,蓟马、螨虫、蚜虫、叶蛾等害虫危害叶片也一样;根腐病、炭疽病、青枯病、黄萎病等病害危害根部,直接造成草莓早衰死棵。
针对死棵的及时拔除、用
及时拔掉死棵,及时将死株及病土用袋子装好带出园外,千万不要将病土在走出园外的过程中掉落到园内其他地方,因为病土中携带者病原菌,掉落到地上会导致病原菌继续繁殖蔓延侵染其他植株。划分病区用,病株及病株周围两三行也要加大用浓度,用青枯立克100倍+大蒜油1000倍灌根处理土壤。
其他未发病或者发病轻植株也要及时用防治,用青枯立克100-300倍+大蒜油1000-1500倍同时配合灌根,针对那些长势弱的可以配合沃丰素600倍一起用,抑菌的同时,及时给作物补充营养物质,增强抗病能力。
草莓病害重在早防,病害高发时加大中草用浓度、缩短用间隔期重治。在移栽前可以撒施奥农乐微生物菌肥作为基肥,按实际情况配合**肥施用。奥农乐中含有高活性复合型生物菌、中草、矿物质、海藻等成分,能提高作物光合效率、酶促反应能力,具有营养复壮、提质增产的,增强、抗逆性。有益菌可改良土壤,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,固氮、固碳为作物补充营养。
在草莓生长的关键时期及时用中草制剂早防,可以杀死潜藏的病原菌,降低发病率,补充营养物质,增强植株、抗逆性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