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乐英乡群山村的高师傅,种植红阳猕猴桃三年,即使周边园区有很多上溃疡病甚至死树的,他的园子里上溃疡病的依然很少,他是怎样管理的呢?导致猕猴桃溃疡病的因素有哪些呢?
一、环境因素
1、霜冻 冻害后*在枝干上出现裂缝、翘皮的症状,加快溃疡病的发生。猕猴桃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冻害存在很大的关系。冬季应该做好防冻、防寒工作。
2、冰雹 冰雹会直接砸伤枝干、果实、叶片,造成大量伤口,为各种真侵染作物提供了途径。
3、恶风 大风危害,使嫩枝折断,叶片破碎,花、果、叶脱落,或使果实因风吹摆动擦伤,丧失商品价值;夏季干热风引起枝叶萎蔫,叶缘干枯反卷;冬季干冷风导致枝蔓失水,造成死芽甚至死树。风害引起伤口,加重溃疡病的发病几率。因此建园的时候必须考虑风害,避免在迎风的地方栽植。
4、涝雨 雨水是溃疡病田间传播媒介,雨水多加重了菌量的繁殖。在春季低温与雨水的双重作用下,发病严重。
二、田间管理
1、修剪。 按照夏季重剪,冬季轻剪的修剪原则,做好修剪工作。
2、排水。 在平地建园的应深挖排水沟,做好排水工作。
3、抽梢。 挂果期多余枝条生长的过旺,会导致果实长得小,继续生长会导致树皮营养缺乏,树皮变薄,就*受伤、不抗逆、不抗冻,导致溃疡病的发生。所以一定要控梢、控旺。
4、挂果量。 疏花疏果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。注意抹芽方式,伤口过大,不及时,交叉感染。
5、施肥。 施肥不当,氮肥施用过多,**肥施用不足,*造成枝条中空、旺长,不利于养分的积累。秋季采果后多施**肥和生物菌肥。
6、病虫害防治。定期使用中(草)制剂如溃腐灵、靓果安防治病害,关键时机用,如萌芽前、抽梢展叶期、雨前雨后、采果后清园等。
7、秋季刷干、灌根。有溃疡病斑的、树势弱的,可用溃腐灵原液涂抹枝干,既有修复伤口的作用,还能补充多种营养,增加储备养分,提高防冻害能力,减少溃疡病发生概率,为明年开花坐果奠定基础。
三、溃疡病方案
1)涂抹或刷干:有流水(包括流红水和流白水)的,使用《溃腐灵》原液涂抹或刷干。用范围大于病斑范围,涂抹2-5次,隔3-5天涂一次。(去年有溃疡的今年在萌芽前注意多刷干)
2)灌根:对溃疡严重的病株,在涂抹或刷干的基础上同时采取灌根的办法,具体为:使用《青枯立克》100-300倍液+沃丰素600倍灌根1-2次,间隔7-10天,以灌透毛细根区为准。
3):萌芽前使用溃腐灵30-60倍枝干;如果萌芽了,可以用溃腐灵150-300倍2次,间隔7天左右。后期用靓果安300倍+沃丰素600倍+大蒜油1000倍周年,每次间隔7-10天。
虽然我们不能阻止雷雨、冰雹、恶风以及霜冻的发生,但是事前做好预防,事后做好补救措施相当重要,使果树尽快从灾害中恢复过来,减少损失。使用中草制剂全园、刷干及灌根,一方面通过传导作用杀灭潜藏在树体内的病原菌,另一方面其营养成分可以修复冰雹造成的伤口,切断病原菌的入侵途径。
溃疡病菌对高温适应性差 ,在气温 5℃时开始繁殖,15-25℃是生长较适宜温度,在感病后 7d即可见明显病症 ,30℃时短时间也可繁殖,但经过39h即死亡,感染病菌叶片在5℃可以发病,15℃条件下病菌*扩大,在水果病株树体溢出液中该菌生长旺盛,28℃时病斑扩大不明显,30℃以上则不发病。病原菌具有寄生性弱,腐生性强的特点。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潜伏2年以上,在植株上病原菌主要在枝干的剪口等受伤部位发病或潜伏,当展叶时向新梢及叶片传染。发病组织不管是皮层、木质部,还是中心髓都可以潜伏病原菌,其中皮层部位的病菌繁殖较活跃,并较先开始进行活动。
成年树发病重于幼年树,粗放管理区重于精耕细作区,衰老树重于健壮树,多雨年份重于少雨年份,成片种植区重于隔离种植区,迎风带重于避风带,高寒区重于温暖区。
溃疡病是一种低温、高湿性病害,*在冷凉、湿润地区发生并造成大的危害。但这类地区又是发展优质水果且生产成本低的理想生态环境。
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水果生产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, 被列为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。此病来势凶猛, 流行年份致使全园濒于毁灭,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,该病的发生危害, 不仅减低产量 ,而且导致果皮变厚 ,果味变酸,果实变小 , 果形不一 , 品质下降 , 商品价值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