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害番茄、茄子、辣椒、马铃薯、生姜等多种作物。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残体在田间或马铃薯块上越冬,无寄主时,病菌可在土中营腐生生活长达14个月,成为该病主要初侵染源。该菌主要通过雨水、灌溉水及农具传播,病薯块及带菌肥料也可带菌。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,在植株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,造成导管堵塞及细胞中毒。 病菌喜高温、高湿、偏酸性环境,发病适气候条件为温度30~37℃,适PH值为6.6。土壤含水量**过25%时,植株生长不良,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。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6~10月。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番茄结果中后期。 常年连作、排水不畅、通风不良、土壤偏酸、钙磷缺乏、管理粗放、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。年度间梅雨多雨、夏秋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重。
番茄青枯病防治方法
1、预防:
A、将奥力克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释,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。 B、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,将奥力克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释,进行灌根,每7天用药1次,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。
2、**:
A、稀释倍数:奥力克青枯立克按500倍液稀释使用,病害严重时,可适当加大用药量。 B、用药方法:对病株及病株周围2~3米内植株进行灌根或小面积漫灌;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部分,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,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,每5天用药1次。 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;严格进行土壤或其他栽培基质消毒;发病初期,可喷施200毫克/升的硫酸,或喷施30℅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也可用4000倍液的硫酸灌根(每株用药液300克,10天灌根一次,连灌2-3次)。
番茄青枯病发生因素:
番茄青枯病的病原主要通过雨水、灌溉水及农具传播,病薯块及带菌肥料也可带菌。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,在植株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,造成导管堵塞及细胞中毒。番茄青枯病的病菌会在番茄生长温度在30-37℃时,进行危害,造成番茄植株生长不良。
番茄青枯病防治:
为了及时的防治番茄青枯病,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。农业人员加强番茄间的管理,选用抗病性强、优质的番茄品种进行播种;及时清除番茄间的杂草和落叶,将其带离种植区域进行销毁;在遇雨水天气,应及时排除番茄间的水,可以有效的降低番茄间的湿度;农业人员在发现番茄青枯病的植株时,及时拔除并烧毁,并在其拔除病株处撒施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或在病穴灌注2%液或20%石灰水,可以有效的防止番茄青枯病病害的蔓延。
控制方案:
发现病情后,用青枯立克90-150倍+大蒜油1000-1500倍进行喷雾+灌根,连用2-3次,间隔2-3天(喷雾需要1天喷1次,连续喷雾3天);病情严重的可复配其它化学药。
六、灌根区域、用量:
灌根区域:新棚区发现死棵,重点灌得病行和临近得病行的4-6行。老棚区因重茬严重,病原菌多,建议全部灌根2次。
用药量:苗期2-3两;成株期4两-1斤,以灌透为目的,具体根据植株大小、土壤干湿度而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