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脐腐病,是番茄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。露地载培发生普遍,温室载培有时也会发生。
尤其是2-3穗果发病严重。
症状鉴别:脐腐病在西红柿幼果期开始发病,发病初期果实**部(脐部)呈水浸状暗绿色或深灰色,很快变为暗褐色,果肉失水,**部扁平或凹陷,有的病斑中心有同心轮纹,果皮和果肉柔软,不腐烂。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果常被某些真菌寄生而腐烂。
产生原因:
脐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,人们常说由于缺钙造成果实组织坏死,而北方土壤多呈微碱性,土壤中钙元素并不少。所以,造成番茄脐腐病的原因很可能是以下几点:
一是生育期间水分供给不均或不稳定。尤其干旱情况下,或根系吸水能力弱时,或忽旱忽湿,水分供给失衡,果脐部争夺不到水分使其生长发育碰壁,导致果实大量失水,果肉坏死,形成脐腐。干旱条件下喷洒波尔多液发病重。
二是缺钙。脐腐病的发生期是在开花后的12-15天,这一时期果实体积增长相对较快,对钙的需求量较大,*引起局部缺钙,导致脐腐病的发生。
三是光照弱,生产时间长,土壤含水量高也会引起脐腐病。
四是施肥不当。施用未经腐熟的**肥、肥料使用过多、距根系 太近,引起烧根,使根系吸水受抑制,造成生理缺水,这也是发生脐腐病的重要因素。
温馨提示:
不要为番茄上色而控水。有的菜农为了促进番茄转色成熟,习惯棚内干旱一点,但*导致土壤水分不足,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就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,特别是钙元素。若植株长期处于高温干旱的环境中,就会出现缺钙的症状,脐腐病就发生严重。所以应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。
若缺硼,即使有钙番茄也不能利用,仍然会发生心腐、脐腐等生理性病害。所以补钙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配合施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