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芋软腐病又叫黑腐病,是魔芋种植过程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,栽培期贮藏期均可发病,一旦发生魔芋软腐病,一般会导致减产30%左右,严重时可减产70%以上,甚至绝收,给魔芋种植者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。
魔芋软腐病由所致,主要危害叶片、叶柄及块茎,明显的特征就是组织腐烂和具有恶臭味。感染病菌的地块出苗期苗尖弯曲,叶片不能完全展开,下部叶柄和种芋腐烂;展叶后发病,有的叶片向叶柄弯曲,叶片发黄,叶片不能正常伸展,地下种芋腐烂;生长期发病,植株半边腐烂、发黄俗称“半边疯”,有时整株发黄,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枯死,半边发黄则地下块茎半边腐烂,整株发黄则整个块茎腐烂。
中国的魔芋利用历史悠久,汉末的《名医别录》已有记载。秦汉时期魔芋的名称先叫“跋”,晋朝称“蒟蒻”。“磨芋”一词见于清朝吴其濬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“衡山产蒻头,俗称磨芋,曰鬼芋”,因而“磨芋”一词流传至今。可能是民间制作“魔芋豆腐”时必先经磨细的工序而得。
“魔芋”有鬼魔的含义,缘于魔芋属植物的形态千姿百态,生物学特性离奇古怪,故古人呼之为"鬼芋"。我们现用“魔芋”之名,是因为其*特的经济成分葡甘聚糖,具有比其它植物胶特有的一些理化性质,似有“魔法”而得之。
养分(肥料)需求
在魔芋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,吸收钾肥多,氮肥次之,磷肥少,但磷肥的施用对产量的影响为显著(云南省农科院富源魔芋研究所董坤等研究报道)。花魔芋需肥规律为氮:磷:钾=3:1:3左右,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氮、磷、钾的需求也不同。生育前期需肥量不大,当魔芋换头后需肥量增加,块茎膨大时达到需肥的高峰期,同时,平衡施用中、微量营养元素,也是魔芋提高抗病力及产量的重要措施。
魔芋软腐病病菌在温暖地区如云南、四川地区无明显的越冬期,在田间可多次重复侵染蔓延,寒冷地区在田间病株或在土壤中未腐烂的病残体或害虫体内越冬。主要通过雨水、灌溉水、未腐熟带菌的农家肥及害虫等传播蔓延,病菌主要从伤口及气孔侵染植株,也可从根系根毛区侵染植株,夏季高温、高湿的环境有利于软腐病的发生和流行,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,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,9月下旬发病逐渐减少。田间有积水、土壤湿度大及降雨多的地块易发病。
综合防治措施
防治魔芋软腐病,一定要以预防为主,尤其是针对多年重茬种植的地块,一定要以改土为主,种植之前每亩地使用一袋奥农乐—微生物菌肥、腐熟的**肥及适量化肥。奥农乐拥有高密度的有益菌(47亿/克)及有生物活性的复方中草药,还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物质,可以有效的改良土壤、降解土壤中的,解决土壤的板结、酸化问题。复方中草药具有提高农作物*力、提高光合效率、修复作物受伤细胞、促进生根的功能,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、抗逆性。
出苗后喷雾或灌根,每30斤水加青枯立克50-100ml+沃丰素25ml进行喷雾或者灌根1-2次,每次间隔7-10天,进行预防。展叶后喷雾,每30斤水加青枯立克50-100ml+沃丰素25ml喷雾2次,每次间隔7-10天,灌根时可一亩地配合冲施300-500g枯草芽孢,有效预防软腐病的发生。
上病后加大用药浓度,缩短间隔期用药,每30斤水加青枯立克100-150ml(病害严重可增至250ml)+大蒜油15ml进行喷雾,3天喷雾1次,连喷2-3次;对得病植株及其周围4-6行进行灌根2-3次。病情得到控制后,转为预防方案。现在大田生产中,土壤里的线虫、地老虎等害虫很厉害,这也是导致软腐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,可以在药剂中加入白僵菌等杀虫剂,防控效果明显。
、魔芋常见病害及其病状
1、常见的魔芋病害有软腐病、白绢病、叶枯病、炭疽病、轮纹病和病毒病,其中以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生较广,危害较重;
危害魔芋的害虫主要是铜绿金龟子,成虫啮食魔芋叶,幼虫还蛀空球茎及根状茎,其伤口可携带软腐病病菌,造成软腐病的发生,危害性很大。
2、发病症状及图片
(1)软腐病在7—8月严重发生,使受害叶片或球茎变软变黑, 甚至腐烂,有酒味,病菌易从伤口感染,引起成片倒伏;
(2) 白绢病常在 6—8月高温干旱时严重发生,初发时在叶柄基部距地面3厘米处出现水渍状暗褐小斑,3—5天即可长出放射状的白色绢丝状菌丝, 7—10天菌丝继续向上下左右扩展, 使植株基部腐烂, 倒伏
(3) 细菌性叶枯病由一种黄单胞杆菌侵染致病,主要为害叶片,发病初期形成不规则黑褐色枯斑,后期叶片枯死,植株倒伏,暴雨有利于本病流行;
(4)魔芋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。叶片发病,多先自叶尖或叶缘,初时产生褐色小斑点,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。病斑大于5—20毫米,褐色,灰褐色,边缘深褐色,病斑周围叶面组织褪绿。后期病斑表面散生许多黑色小点粒。发病严重时,病斑融合成大斑块,病部易破碎,叶面局部或大部分变黄褐色,干枯;
(5)魔芋轮纹病主要危害叶片。叶片发病,多在自叶尖或叶缘,初时产生淡褐色小斑点,后逐渐扩展成病斑,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,大小5—25毫米,黄褐色,病斑上具有明显轮纹,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霉状物,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小黑点,埋生于表皮下。生长后期有些病斑肠穿孔。
病害综合防治方案(软腐病和白绢病为例)
1、病害说明:
魔芋软腐病:主要为害叶片、叶柄及球茎。出苗期芋头弯曲,或叶柄、种芋腐烂;叶片展开后染病,初生湿润状暗绿色小斑,扩大后组织腐烂;病菌沿导管侵染叶脉、叶柄,出现水渍状条斑,有汁液流出,或致叶柄基部溃烂离解,球茎染病,全株或半边发黄,叶片萎蔫,球茎表面现出水溃状晴褐色病斑,向内扩展,呈灰色或灰褐色粘液状腐烂,并散发恶臭。值株基部染病,呈软腐倒伏,早期叶片尚可保持绿色,后变黄褐干枯。
魔芋白绢病属真菌性的病害,魔芋整个植株生长期都可能发生此病。主要危害茎、叶柄基部及球茎,感病后,初呈暗褐色不规则小斑,后转化,使叶柄湿腐,植株倒伏,叶片由绿变黄。高温高湿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绢丝状霉,后期生圆形菌核,茶褐色,似油菜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