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病规律:
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、病果上越冬,通过风雨传播侵染。
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与雨水有密切关系,4~5月份多阴雨的年份,侵染早;6~7月阴雨连绵,发病重。地势低洼、土壤粘重、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;树势弱、日灼严重、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和通风透光不良的梨树病重。
防治措施:
1、 铲除病源:
冬季结合修剪,把病菌的越冬场所,如干枯枝、病虫为害破伤枝及僵果等剪除,并烧毁。再在梨树发芽前喷溃腐灵150倍液。
2、 加强栽培管理:
多施**肥,改良土壤,增强树势,雨季及时排水,合理修剪,及时中耕除草。
3、 花后管理:
在花后坐果期是病菌侵入并潜藏的时期,这个时期及时用药减少病原基数,保护果实,对后期果实病害具有很大的预防效果。
4、 药剂防治:
北方发病严重的地区,从5月下旬或6月初开始,每15天左右喷1次药,直到采收前20天止,连续喷4~5次。雨水多的年份,喷药间隔期缩短些,并适当增加次数。药剂可用靓果安300倍液复配大蒜油1000倍液,或50%敌菌灵50O~600倍液,或75%百菌清500倍液,或65%代森锌500倍液,或50%托布津500倍液。
5、果实套袋 :
套袋之前,较好喷一次靓果安300倍液+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~800倍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