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细截》、《青枯立克》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效果案例
姓名:陈师傅 地址:枣庄滕州
种植作物:马铃薯 防治病害:疮痂病
使用产品:《细截》、《青枯立克》、《沃丰素》
用药方法:在土豆开沟播种时,用《细截》100倍液对切开的种块进行喷雾。
苗期(5-6片叶),使用《青枯立克》500倍液+《沃丰素》+杜邦克露+雷多米尔喷雾,间隔10天左右再用1次。膨果前期使用《青枯立克》300倍液+《沃丰素》+杜邦克露+雷多米尔喷雾,间隔10天左右再用1次,膨果后期可适当加大用药量。
马铃薯病害防治情况简述:往年发病重的地块几乎每个土豆上都有疮痂病,2013年5月7号(距离土豆收获时间为10天),对往年发病较重的地块进行了用药后效果的观察。分散取点(共5颗,土豆20个),结果发现有疮痂病的只有两个,患病数量大大降低。同时还发现使用中药药剂后,前期土豆提苗快,中后期叶片厚、大、绿。对20个土豆进行称量重达7斤3两,土豆个头大,无绿皮。
请勿将中草药制剂跟化学药按照一种思维使用,化学药剂在作物的敏感时期不敢使用,担心发生药害,而马铃薯疮痂病正是在幼果期发病严重,花前提前防治是关键。同时还应做到以下几点:①防治地下害虫,下种时撒施杀虫剂灭杀蛴螬等地下害虫,防止疮痂病病菌从虫害伤口侵入;②注意**肥、生物菌肥的使用。增施**肥,配用中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剂地力旺,叶面喷施要增加使用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,使作物健壮抗逆性强。土壤消毒后,从拌种到基肥可运用生物菌地力旺,就可以*培养有益菌群,挤占土壤中生活空间,以菌克菌,抑制病菌繁殖,降低马铃薯患病率;③加强田间管理,合理灌水,在块茎形成期及膨大期注意合理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注意排出田间积水,可以有效地防止马铃薯疮痂病害。
马铃薯疮痂病病因病源分析:
1、马铃薯疮痂病病源:
土壤自身带菌和种薯带菌传入土壤,继而繁殖。在防治得当当年当季不会形成为害;防治不当的情况下,当年当季就会形成为害。马铃薯收获后,通过病残体及土壤存活,有的病菌通过不断繁殖存活长达十年难以根除。马铃薯疮痂病病菌有好氧特征在透气良好的沙壤土、沙质土中繁殖快,因此往往沙壤土、沙质土危害重。
2、马铃薯种植田间土壤的酸碱度:
马铃薯疮痂病病菌在PH值为6-7时是存活繁殖较好的环境,而马铃薯适宜生长的PH值为5.5-7.0。因长年使用速效化肥追求高产,连作条件下土壤碱性增大,有利于病菌繁殖,同时也使得有益菌群减少。
3、马铃薯品种改良之后皮层较薄,早期生长较快,易于被病菌侵染。
4、田间中微量元素失衡,主要是钙肥、硼肥用量不足。导致马铃薯生长不良、*力低下。
掌握了马铃薯的生长规律和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病规律,根据中医医养结合的理论制定出相应防治方案。以春茬马铃薯为例:
预防方案:
(1)下种时,用青枯立克150-300倍+地力旺150-300倍喷施定植沟,杀灭土壤中的真细菌;
(2)现蕾期(或下种60天后)用青枯立克150-300倍+地力旺150-300倍+沃丰素600倍,滴灌或冲施,可同时进行叶面喷雾;
(3)开花数量占1/3时候用青枯立克150-300倍+地力旺150-300倍+沃丰素600倍,滴灌或冲施,可同时进行叶面喷雾。若等到谢花后再用药,此时的土豆已经进入膨大期长到鹅蛋大小了,细菌已经侵入,后期防治困难。
病区**方案:
(1)在普防的基础上对患病区、上茬患病区、雨后积水区等重点区域,使用青枯立克60-100倍(150-250ml兑水30斤)+大蒜油1000倍(15ml兑水30斤)+沃丰素600倍(25ml兑水30斤)+**硅,喷雾、穴灌2-3次,每次间隔3-5天,病情严重的可适当复配其他化学杀菌剂;
(2)重点防治时间:膨大期遇高温、多雨天气,应强化普防措施如:提高用药浓度、增加用药次数。
马铃薯疮痂病防治经验
1、喷施定植沟:
土壤消毒杀死病原菌;修复种块创伤面,提高种块抗侵染能力;在药液所到处一定时期内形成保护区使植株免受侵染;营养复壮快速提苗增强株体*力。
2、花期普防(现蕾期、开花1/3时):
开花时马铃薯*进入幼果膨大期,表皮细嫩、膨大时易于擦伤,易被病菌侵染,侵染后易于快速繁殖形成病灶,进而形成疮痂面。
通过喷雾药液传导至根部杀死病菌,在有效保护期内杀死周边病菌对幼果形成保护,并修复幼果伤口减少病菌侵染途径。
喷施中药后叶片大、厚、舒展、油绿,光合作用强有明显的复壮作用,能够提高植株抗病能力。
3、重点防治:
对上茬患病区、雨后积水区作为重点防治区位,视情况采用提高浓度、增加用药次数或小区域穴灌等方法重点防治。
4、用药方案多样化:
中草药制剂具有无药害、无残留、不抑制生长的特点,这为用药方案多样化提供了可能,也就是说可以结合病害情况根据不同发病环境(温度、湿度),采用不同的配方、不同的剂量、不同的间隔期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