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
症状判断:中午萎蔫,早晚复原,2-3天后不再恢复,枯萎死亡。植株保持绿色,维管束变褐,用手挤压茎杆,有乳白色粘液。
多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。高温、高湿时候发病急、重。发病时4天左右死亡。
青枯病有发病急、重的特征,宜早防。但普通药剂多抑制作物的生长,降低*力,即便控制住病害,后期因为抗药性问题导致可用的药很少。
病害高发时,土壤含水量较高甚至达到饱和,用药灌根也难以达到杀灭土壤和毛根中菌源的效果。
初发病时“一灌三喷”。一灌青枯立克90倍(浓度可调控在60-150倍)+地力旺150倍+沃丰素600倍灌根。三喷:青枯立克90倍(浓度可调控在60-150倍)+大蒜油1000倍连续喷雾2天,第三天用青枯立克90倍(浓度可调控在60-150倍)+地力旺300倍+沃丰素600倍喷雾。
预期的用药效果:
青枯病萎蔫一天的在具备良好防治条件下能够解除病患,萎蔫2天的可能解除病患,萎蔫3天,建议拔苗。(这是在高发期情况下的,有些气温低于30度上病的,萎蔫3-4天还能活)
青枯病为什么要叶面喷雾呢?
青枯立克是土传病害,传统用药方式多是灌根,灌根一定要灌,但只灌根又有局限性:1、发病高峰时候土壤含水量较高甚至达到饱和,根系吸收药液有限。2、沙土地药液易下渗,不能持续存留在土壤中,影响药效。3、根系吸收药液速度不如叶面吸收的快,青枯病是急病,2-3天就死了,需要快速杀菌。4、中草药制剂传导性好,叶面吸收后可向下传导至维管束杀菌,修复伤口。
为什么要连续喷雾呢?
青枯病是急病、重病,发病*,急病需要猛药,一鼓作气控制住病害,不给病菌留下繁衍的时间。中药没有抗药性,可以连续用药;中草药安全性高,高浓度用药没有药害,还有营养复壮的作用,杀菌同时修复维管束和根茎部伤口,打通维管束的传导功能。如果种植面积过大,打一次需要2-3天,那也要继续再从之前开始的地方接着打。
地力旺有什么好处呢?
地力旺是微生物菌剂,里面的活菌数达到20亿/毫升,菌量大, 活性高。能够增加土壤有益菌数量从而减少有害菌(拮抗),通过“占位(不允许其他微生物入内)、”“钻个洞(有益菌钻入细胞)”、“分泌抗性物质”开启作物次生代谢,提高抗病能力。此外,提高土壤透气性,改良和活化土壤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定植
苗处理,建议用青枯立克150倍+地力旺150倍蘸根或泡盘(青枯立克和地力旺浓度范围调控在90-150倍)。杀灭根部病菌,修复移栽带来的伤口,提供营养物质。
定植后
灌定植水/缓苗水,按每亩地,青枯立克3-5瓶+地力旺瓶3-5瓶冲施或滴灌;或者采用青枯立克300倍+地力旺300倍灌根(青枯立克150-300倍+地力旺300-500倍灌根)。
苗期、花果期
青枯立克300倍+地力旺500倍各喷雾2次,灌根1次(青枯立克浓度150-300倍,地力旺浓度300-500倍)。其中一次复配沃丰素600倍。
5、整枝打杈后
青枯立克300倍+地力旺500倍喷雾1次(青枯立克浓度150-300倍,地力旺浓度300-500倍)。
病害高发期用青枯立克复配大蒜油1000-1500倍或其它化学药喷雾。
如浇水,请于浇水前1-2天喷雾用药。
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是番茄的主要种植区之一,每年9月初下种育苗,10月初开始定植,大约10月底都会发生大面积的青枯病、溃疡病类的土传病害。图片为周年用药预防的番茄,很少上病,结果多长势均匀。
10月份定植时使用青枯立克100ml兑水30斤进行蘸根。后期使用青枯立克50ml+沃丰素25ml进行喷雾。个别少数上病的,使用青枯立克200倍+细截300倍+大蒜油1000倍喷雾+灌根,连用3次后病情得到控制。
1、按周年方案,全生育期大约灌3次,喷雾4次。
比如刘芳云南弥勒的用户,定植时候一次水、2-3穗花时候灌一次,封**时候灌*三次。每次整枝打杈前后喷雾。因为整枝打杈会留下伤口,病菌*侵入感染病害。用药有修复伤口的作用。当地都是多年重茬(7-10年),一般青枯病较重,果子一般留4-5层,用咱们药的能留5-6层果。
2、四川凉山的用户,全生育期用药,灌2次喷雾3次,2瓶青枯立克+2瓶地力旺+半瓶大蒜油/亩灌根,地力旺150倍+青枯立克150倍+大蒜油1000倍喷雾效果很好,他周围都有上青枯病的,比较严重,他的几乎没有。今年继续使用。